2018年11月27日-30日,全球領先的傳動與控制技術專家博世力士樂在2018年上海寶馬展上展出了多款應用于行走機械行業(yè)的智能化和個性化產品,致力于幫助眾多中國本土客戶解決在企業(yè)發(fā)展和產品創(chuàng)新方面的諸多難題。
新品一:
堅固耐用且快速:博士力士樂新型兩位兩通方向座閥系列
博世力士樂推出新型兩位兩通方向座閥系列,借此進一步擴展了緊湊型液壓元件的微調控制范圍。該新元件特別堅固耐用,同時得益于其推進功能,提升和降低重物時可加速最后的移動。此外,這些閥門在客戶工廠進行校準,滿足了叉車制造商對于閥門特性窄公差的要求。
在諸如叉車和其他物料搬運設備等行走機械的應用中,對于工作壓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博世使用工作壓力高達350巴的新型KSVS提升閥系列,以支持并滿足這一趨勢變化。該先導式兩位兩通閥在斷電時可無泄漏關閉。
低滯環(huán)的微調控制覆蓋了超過額定流量的80%區(qū)間,并在最后由快速推進功能進行補充。該特點通過在提升和降低起重叉時加快最終移動,提高了生產率。此外,該閥門系列的低壓降也允許起重叉通過自身的重量而快速降低。
這些閥門特別為行走機械而開發(fā),特別堅固耐用。它們的使用壽命為在350巴下至少200萬次切換周期。它們設計用于在高達90°C的環(huán)境溫度下提供100%占空比。在根據(jù)DIN 50021進行的鹽霧測試中,它們成功通過了了720小時測試,與市場上的傳統(tǒng)閥門相比,明顯可提供更長的使用壽命。
對于行走機械的制造商而言,液壓元件用閥門性能的重復性、一致性變得越來越重要,制造商能夠因此使他們的行走機械在軟件方面更容易控制,并且獲得重復一致的結果。博世力士樂滿足了這些要求,并在工廠中校準了所有KSVS閥門,從而降低了這款座閥開啟壓力的個體差異。制造商可以直接安裝,而不需要進行耗時的機械調整,并可以通過電子元件簡單地進行控制。
新品二:
模塊化、高效且快速:新型電液比例EDG控制閥組
該閥組采用模塊化疊加設計,基礎版將用于1到3.5噸叉車的細分市場。這款新型閥組的特點之一在于:通過采用鑄造工藝,優(yōu)化內部油道,從而使效率大大提升。在閥塊油道設計方面,鑄造工藝比常規(guī)的機加工工藝有著更大的優(yōu)化空間。此外,新型閥組每一片EDG都可選配負載敏感功能,以滿足不同負載的流量需求。
這一新型閥組設計將壓力補償器和具有防吸空功能的二次原件均集成在緊湊的鑄造殼體內。額定工作壓力為350Bar, 電比例直動型EDG最大流量為35 L/min,電液比例先導型EDG最大流量為60 L/min。
提升功能通過集成額定流量80L/min的插裝閥來滿足速度要求;下放功能集成了低壓力設定的補償器來實現(xiàn)小負載甚至0負載的快速下放要求;進油提升/下放模塊還有很大的靈活性來滿足主機廠不同配置的要求:替換提升/下放插裝閥將流量增大到120L/min。這種高度靈活的配置使得EDG閥組可以應用到3.5T以上的車型。
由于采用模塊化設計,EDG閥組幾乎可以滿足所有客戶對于功能和安裝空間的要求。例如,進油聯(lián)可獨立于其它幾個動作之外進行功能配置。進油壓力主補償器易于集成,使得閥組可以適配變量泵及定量泵系統(tǒng)。假如應用在定量泵系統(tǒng),EDG閥組提供一個兩級入口壓力補償器選項,可以把開中心主閥的壓力損失降低到2到3 Bar的水平,從而達到顯著的節(jié)能效果。
抓力控制則是這個主閥可集成的另一個附加功能:一個集成了比例閥的尾聯(lián),通過設定不同的壓力上限來控制不同負載下的抓取動作。
新品三:


緊湊、輕型、高效:徑向柱塞馬達MCR-S
該新型馬達的安裝設計經過優(yōu)化,功率密度得到提升,非常適合鏈傳動應用,提高起動效率并確保運行平穩(wěn)。
隨著工程機械變得越來越復雜,MCR-S的緊湊型設計極大地滿足了現(xiàn)代工業(yè)的需求。為了提供更緊湊的解決方案,博世力士樂重新定義了集成在馬達上的駐車制動器,將雙速換檔閥芯集成到馬達分配器內,并增強了主要端口的位置。與現(xiàn)有的徑向柱塞技術相比,馬達最終長度縮短了33%,重量減輕了41%,更便于安裝,并且在不影響耐用性的前提下提高效率。
新型力士樂MCR4專為325cc至470cc之間排量的馬達而開發(fā),其機架尺寸和9柱塞旋轉組符合緊湊型設計,同時可以顯著提高扭矩密度。另一方面,9柱塞旋轉組的布局實際上還有助于限制車輛的最大行駛速度。
“隨著行走建筑機械變得越來越復雜而且精密,我們發(fā)現(xiàn)發(fā)動機艙內對空間的要求更高,這就使馬達長度成為關鍵的設計因素,”博世力士樂公司MCR銷售總監(jiān)Gary Whitelaw說道。“為此,我們的新型MCR-S可滿足這些需求。不僅滿足了對更多空間的需求,也提高了整個生命周期內的效率。”
“當然,機器運行的環(huán)境往往非常惡劣,耐用性仍然是關鍵的焦點。這就促使我們在力士樂MCR-S中采用增強型旋轉組設計,以提供更高低速性能。實際上,這意味著起動效率的提高,即使在零轉速情況下也能提供高扭矩,并且經過優(yōu)化可以應用于高溫工況。”
MCR-S反映了博世力士樂徑向柱塞馬達系列產品的核心特性,利用馬達流道和旋轉元件內的低摩擦特性提高了效率。即使在高溫應用中,這些特性也能確保精確的可控性、高效性和耐用性。
博士力士樂新產品的亮相2018年上海寶馬展的同時,眾多媒體帶著對博士力士樂多方面的疑問,對博世力士樂中國董事總經理劉火偉先生進行采訪。問題做了如下回答和解釋:
記者:當前市場越來越重視環(huán)保,為此而制定的排放法規(guī)也相繼出臺,請問貴公司生產的產品在環(huán)保方面是如何體現(xiàn)的?
劉火偉:首先感謝你的問題,在環(huán)保方面主要是針對節(jié)能減排。對于工程機械行業(yè)而言,重點是在于排放,所以我們推廣電氣化。你們可以在力士樂展臺看到我們的400V電機與GFT8000系列減速機電驅方案,適合市政車輛應用,可以實現(xiàn)更低噪音以及更低的排放甚至零排放。
記者:節(jié)能減排方面力士樂有哪些優(yōu)勢?
劉火偉:節(jié)能減排覆蓋整個行業(yè),包括上游下游整個供應鏈。第一,博世基本上是做機械為主的,在電驅方面我們擁有強大的團隊,我們很容易借助自身的技術力量,轉化到工程機械行業(yè)中去。這是我們第一個和別的公司差異的地方。
第二,我們從研發(fā)角度來說,不能將技術原封不動地從德國照搬過來。中國的客戶對服務的需求、對性價比的要求要比國外更強烈。在國內,減少排放、降低耗能不是一步到位,是小步快走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要根據(jù)需求、根據(jù)技術力量開發(fā)一些本土的產品出來,這個開發(fā)產品的過程中都是由本土團隊來研發(fā)。
第三,另外一方面,工業(yè)4.0的最新技術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在研發(fā)產品過程中,離不開用戶對產品的要求??蛻舻囊螅瑥奈覀兞悴考拖到y(tǒng)供應商來說,不是直接面向最終用戶,面向最終用戶的是主機廠。所以,我們必須要和主機廠聯(lián)手一起研發(fā)一些產品。
總結來說,就是有三點,一是利用公司的技術力量,二是不能一對一復制到中國,而是要本土化技術團隊,三是必須要有合作伙伴,不是我們自己想生產什么技術市場都能接受,我們要更貼近市場。
記者:2015年我們也采訪過您,當時力士樂在做工業(yè)4.0的具體規(guī)劃,很多主機廠家也都在逐步擴展他們4.0的版圖,包括很多數(shù)字化營銷方面也都在做自己的探索。請問,力士樂在數(shù)字化營銷方面有沒有自己的想法和儲備?
劉火偉:在工程機械行業(yè),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其實博世是工業(yè)4.0在德國的發(fā)起和推廣者,博世全球250多個工廠都在踐行工業(yè)4.0的理念。第一,踐行的結果怎樣應用到市場去?工業(yè)走在前面,特別是汽車工業(yè),我本人的看法,工程機械也會慢慢往這個方向走。我打個比方,工業(yè)4.0包括產品,包括自身的生產流程,我們在中國有條生產線叫A28工業(yè)4.0智能組裝線,這條生產現(xiàn)應用了很多最新技術,包括數(shù)字化生產、生產管理流程,幫助客戶實現(xiàn)“多品種、小批量”,滿足客戶多變的需求,實現(xiàn)零切換等等。工業(yè)4.0在我們自己產品生產過程得到應用。
第二點, 產品研發(fā)過程中,怎么樣能互聯(lián)。工業(yè)4.0簡單來說,就是機械之間的互聯(lián)。如何互聯(lián)?離不開傳感器。傳感器是博世集團最拿手的一個產品。為什么這樣說?目前市場上每兩臺智能手機里面,就有一臺是使用博世傳感器。我們擁有傳感器的技術,可以搜集到很多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然后使用這些數(shù)據(jù)帶動產品的研發(fā)。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能搜集所有的數(shù)據(jù),然后進行分析,明確產品中的某個零部件是薄弱環(huán)節(jié),那么提升這個零部件的質量,對整個產品的生命力會延長不少。另外,某些零部件太貴,其實沒有必要。在搜集數(shù)據(jù)之后,我們可以減法,幫助客戶把成本降下來,最終目的是讓客戶能享受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博世力士樂中國董事總經理劉火偉先生
記者:與力士樂合作的工程機械企業(yè)近些年對技術的需求有哪些變化?呈現(xiàn)什么特點?
劉火偉:我們先回顧一下中國工程機械發(fā)展的歷史。過去20年,前10年來說,是爆發(fā)性的增長,也可以說是粗放性的增長。但是從2010年開始到2016年,市場產能過剩,技術沒有和全球看齊,我們粗放式的仿造、模仿,沒有自主研發(fā)的能力。簡單來說,我們能做到中國制造,但不能做中國創(chuàng)造,這是目前的情況。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談到了新常態(tài)。新常態(tài)很簡單,客戶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個性化帶來某一個生產方面的頭疼問題——多品種小批量,可能每天生產的內容都不一樣,沒有批量又無法控制成本。二是差異化,不同的主機廠生產同一類產品,沒有差異化。這個差異化不管你是服務差異化、質量差異化還是技術差異化,但如果沒有差異化就無法突圍而出,等于惡性循環(huán)。三是消費理念要改變。以前資金比較充裕,一個工程回款了,我可以用這些資金買新的設備。我不打算這些設備再用于第二個項目,基本上這個項目投完,我把它扔掉也可以,反正我的成本大家已經在事前就算進去了。但是現(xiàn)在不允許你這樣做,你拿一個項目、兩個項目甚至三個項目、N個項目,但出現(xiàn)什么問題,你產品主機的可靠性、維修的時間、維護等等,有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現(xiàn)在主機廠有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目前來講,我們還有空間可以去改善。
基于這個市場變化,力士樂的布局從幾個方面來講:
1、市場競爭激烈,必須要生產一些中端產品,性價比要好。需要注意,中端產品沒有犧牲質量,質量是同等的,性價比不一樣。有可能有些產品,在國外使用壽命是25到30年,在中國可能不需要,也許15到20年就可以了。但不代表這15年到20年產品的質量有問題,質量是必須要保證的。
2、互聯(lián)技術。剛才說到很重要的是維護、保養(yǎng),訴求越來越高了。我們怎樣通過自身的技術、工業(yè)4.0,互聯(lián)工業(yè)。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做一些維護性、預防性的保護。提升第二代產品的質量、可靠性,這些是從技術方面出發(fā)的。
3、剛才說到市場變化,波動很大。以前波動很小,3-4年可能高峰和低谷間相差20%-30%。現(xiàn)在波動大,可能幾個月一個高峰來了,一個低潮過去了。也可能高峰和低潮相差不止30%,相差1倍都有可能。個人覺得各種預測、各種行業(yè)報表,基本上不準,沒有辦法猜得準。唯一的辦法,提升自身競爭力。遇到波動的過程中,我們是否可以實現(xiàn)生產不同產品間的零切換。剛才談到了工業(yè)4.0的技術,我們可以通過增強現(xiàn)實、工業(yè)互聯(lián)等等技術,把保工和零切換結合起來。
4、這點更重要,中國和國外對技術要求的方向是一樣的,但是走出去的步伐不一致,往往要比人家走得慢一點,不是一步到位,可能要分幾步走。但今天來說,還是小步快走。小步快走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知道,哪一步先走?哪一步后走?這方面,我們必須要與主機廠緊密合作。發(fā)現(xiàn)不同的戰(zhàn)略性合作伙伴,了解市場需求,往往走到人家前一步。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在中國已經做了40周年。我們在整個行業(yè)里面,與主機廠的合作,都是戰(zhàn)略性的合作關系。這也是力士樂最大的優(yōu)勢之一。
記者:能夠透露一下博世力士樂的三季度以來的銷售情況和利潤情況嗎?
劉火偉:大家知道工程機械行業(yè),去年有一個比較爆發(fā)性的增長,去年的增長速度沒有一個預測是準確。今年上半年,延續(xù)了去年的增長勢頭,但是很明顯,增長的速度也放緩了。在上半年過去之后,從第三季度開始,增速陸陸續(xù)續(xù)下降。比如大家知道某一些行業(yè),在路機方面,和去年同期對比是負增長。不同的行業(yè)有不同的發(fā)展趨勢,有些還在持續(xù)高速增長,有些比較平和,有些已經出現(xiàn)了負增長。目前的發(fā)展情況,我個人看不出來它接下來會是怎樣的發(fā)展趨勢。但是有一點,市場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不會延續(xù)以前的“斷崖式”(下滑)情況,但也不會連續(xù)幾年高速增長。它的波動會很頻繁,波動的幅度非常高。簡單來說,包括我們公司也一樣,整個行業(yè)會延續(xù)去年的增長速度,三季度開始有點放緩。接下來未知因素非常多,有外來的,也有內在的。內在的,中國國家政策對基建的投資,對“一帶一路”推廣的持續(xù)性,還有3P項目等等。力度是否會加強?這是內部內需的因素。外部來說,大家也知道,中美貿易戰(zhàn)。貿易戰(zhàn)其實沒有造成實際性太大的影響,但是影響消費者和投資方的心態(tài)。其實國內工程機械對美國的出口量比重不大,但是投資環(huán)境的情緒影響比較大。所以很難說是今年明年的市場發(fā)展趨勢,今年上半年延續(xù)了去年的趨勢,但下半年第三季度有增長,第四季度看起來,不同行業(yè),個別行業(yè)有發(fā)展。明年未知因素太多,有內部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

博世力士樂新品亮相bauma CHINA 2018,董事總經理劉火偉答記者問
匠客工程機械 評論(0)
來源:匠客工程機械
2018年11月27日-30日,全球領先的傳動與控制技術專家博世力士樂在2018年上海寶馬展上展出了多款應用于行走機械行業(yè)的智能化和個性化產品,致力于幫助眾多中國本土客戶解決在企業(yè)發(fā)展和產品創(chuàng)新方面的諸多難題。
新品一:
堅固耐用且快速:博士力士樂新型兩位兩通方向座閥系列
博世力士樂推出新型兩位兩通方向座閥系列,借此進一步擴展了緊湊型液壓元件的微調控制范圍。該新元件特別堅固耐用,同時得益于其推進功能,提升和降低重物時可加速最后的移動。此外,這些閥門在客戶工廠進行校準,滿足了叉車制造商對于閥門特性窄公差的要求。
在諸如叉車和其他物料搬運設備等行走機械的應用中,對于工作壓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博世使用工作壓力高達350巴的新型KSVS提升閥系列,以支持并滿足這一趨勢變化。該先導式兩位兩通閥在斷電時可無泄漏關閉。
低滯環(huán)的微調控制覆蓋了超過額定流量的80%區(qū)間,并在最后由快速推進功能進行補充。該特點通過在提升和降低起重叉時加快最終移動,提高了生產率。此外,該閥門系列的低壓降也允許起重叉通過自身的重量而快速降低。
這些閥門特別為行走機械而開發(fā),特別堅固耐用。它們的使用壽命為在350巴下至少200萬次切換周期。它們設計用于在高達90°C的環(huán)境溫度下提供100%占空比。在根據(jù)DIN 50021進行的鹽霧測試中,它們成功通過了了720小時測試,與市場上的傳統(tǒng)閥門相比,明顯可提供更長的使用壽命。
對于行走機械的制造商而言,液壓元件用閥門性能的重復性、一致性變得越來越重要,制造商能夠因此使他們的行走機械在軟件方面更容易控制,并且獲得重復一致的結果。博世力士樂滿足了這些要求,并在工廠中校準了所有KSVS閥門,從而降低了這款座閥開啟壓力的個體差異。制造商可以直接安裝,而不需要進行耗時的機械調整,并可以通過電子元件簡單地進行控制。
新品二:
模塊化、高效且快速:新型電液比例EDG控制閥組
該閥組采用模塊化疊加設計,基礎版將用于1到3.5噸叉車的細分市場。這款新型閥組的特點之一在于:通過采用鑄造工藝,優(yōu)化內部油道,從而使效率大大提升。在閥塊油道設計方面,鑄造工藝比常規(guī)的機加工工藝有著更大的優(yōu)化空間。此外,新型閥組每一片EDG都可選配負載敏感功能,以滿足不同負載的流量需求。
這一新型閥組設計將壓力補償器和具有防吸空功能的二次原件均集成在緊湊的鑄造殼體內。額定工作壓力為350Bar, 電比例直動型EDG最大流量為35 L/min,電液比例先導型EDG最大流量為60 L/min。
提升功能通過集成額定流量80L/min的插裝閥來滿足速度要求;下放功能集成了低壓力設定的補償器來實現(xiàn)小負載甚至0負載的快速下放要求;進油提升/下放模塊還有很大的靈活性來滿足主機廠不同配置的要求:替換提升/下放插裝閥將流量增大到120L/min。這種高度靈活的配置使得EDG閥組可以應用到3.5T以上的車型。
由于采用模塊化設計,EDG閥組幾乎可以滿足所有客戶對于功能和安裝空間的要求。例如,進油聯(lián)可獨立于其它幾個動作之外進行功能配置。進油壓力主補償器易于集成,使得閥組可以適配變量泵及定量泵系統(tǒng)。假如應用在定量泵系統(tǒng),EDG閥組提供一個兩級入口壓力補償器選項,可以把開中心主閥的壓力損失降低到2到3 Bar的水平,從而達到顯著的節(jié)能效果。
抓力控制則是這個主閥可集成的另一個附加功能:一個集成了比例閥的尾聯(lián),通過設定不同的壓力上限來控制不同負載下的抓取動作。
新品三:
該新型馬達的安裝設計經過優(yōu)化,功率密度得到提升,非常適合鏈傳動應用,提高起動效率并確保運行平穩(wěn)。
隨著工程機械變得越來越復雜,MCR-S的緊湊型設計極大地滿足了現(xiàn)代工業(yè)的需求。為了提供更緊湊的解決方案,博世力士樂重新定義了集成在馬達上的駐車制動器,將雙速換檔閥芯集成到馬達分配器內,并增強了主要端口的位置。與現(xiàn)有的徑向柱塞技術相比,馬達最終長度縮短了33%,重量減輕了41%,更便于安裝,并且在不影響耐用性的前提下提高效率。
新型力士樂MCR4專為325cc至470cc之間排量的馬達而開發(fā),其機架尺寸和9柱塞旋轉組符合緊湊型設計,同時可以顯著提高扭矩密度。另一方面,9柱塞旋轉組的布局實際上還有助于限制車輛的最大行駛速度。
“隨著行走建筑機械變得越來越復雜而且精密,我們發(fā)現(xiàn)發(fā)動機艙內對空間的要求更高,這就使馬達長度成為關鍵的設計因素,”博世力士樂公司MCR銷售總監(jiān)Gary Whitelaw說道。“為此,我們的新型MCR-S可滿足這些需求。不僅滿足了對更多空間的需求,也提高了整個生命周期內的效率。”
“當然,機器運行的環(huán)境往往非常惡劣,耐用性仍然是關鍵的焦點。這就促使我們在力士樂MCR-S中采用增強型旋轉組設計,以提供更高低速性能。實際上,這意味著起動效率的提高,即使在零轉速情況下也能提供高扭矩,并且經過優(yōu)化可以應用于高溫工況。”
MCR-S反映了博世力士樂徑向柱塞馬達系列產品的核心特性,利用馬達流道和旋轉元件內的低摩擦特性提高了效率。即使在高溫應用中,這些特性也能確保精確的可控性、高效性和耐用性。
博士力士樂新產品的亮相2018年上海寶馬展的同時,眾多媒體帶著對博士力士樂多方面的疑問,對博世力士樂中國董事總經理劉火偉先生進行采訪。問題做了如下回答和解釋:
記者:當前市場越來越重視環(huán)保,為此而制定的排放法規(guī)也相繼出臺,請問貴公司生產的產品在環(huán)保方面是如何體現(xiàn)的?
劉火偉:首先感謝你的問題,在環(huán)保方面主要是針對節(jié)能減排。對于工程機械行業(yè)而言,重點是在于排放,所以我們推廣電氣化。你們可以在力士樂展臺看到我們的400V電機與GFT8000系列減速機電驅方案,適合市政車輛應用,可以實現(xiàn)更低噪音以及更低的排放甚至零排放。
記者:節(jié)能減排方面力士樂有哪些優(yōu)勢?
劉火偉:節(jié)能減排覆蓋整個行業(yè),包括上游下游整個供應鏈。第一,博世基本上是做機械為主的,在電驅方面我們擁有強大的團隊,我們很容易借助自身的技術力量,轉化到工程機械行業(yè)中去。這是我們第一個和別的公司差異的地方。
第二,我們從研發(fā)角度來說,不能將技術原封不動地從德國照搬過來。中國的客戶對服務的需求、對性價比的要求要比國外更強烈。在國內,減少排放、降低耗能不是一步到位,是小步快走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要根據(jù)需求、根據(jù)技術力量開發(fā)一些本土的產品出來,這個開發(fā)產品的過程中都是由本土團隊來研發(fā)。
第三,另外一方面,工業(yè)4.0的最新技術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在研發(fā)產品過程中,離不開用戶對產品的要求??蛻舻囊螅瑥奈覀兞悴考拖到y(tǒng)供應商來說,不是直接面向最終用戶,面向最終用戶的是主機廠。所以,我們必須要和主機廠聯(lián)手一起研發(fā)一些產品。
總結來說,就是有三點,一是利用公司的技術力量,二是不能一對一復制到中國,而是要本土化技術團隊,三是必須要有合作伙伴,不是我們自己想生產什么技術市場都能接受,我們要更貼近市場。
記者:2015年我們也采訪過您,當時力士樂在做工業(yè)4.0的具體規(guī)劃,很多主機廠家也都在逐步擴展他們4.0的版圖,包括很多數(shù)字化營銷方面也都在做自己的探索。請問,力士樂在數(shù)字化營銷方面有沒有自己的想法和儲備?
劉火偉:在工程機械行業(yè),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其實博世是工業(yè)4.0在德國的發(fā)起和推廣者,博世全球250多個工廠都在踐行工業(yè)4.0的理念。第一,踐行的結果怎樣應用到市場去?工業(yè)走在前面,特別是汽車工業(yè),我本人的看法,工程機械也會慢慢往這個方向走。我打個比方,工業(yè)4.0包括產品,包括自身的生產流程,我們在中國有條生產線叫A28工業(yè)4.0智能組裝線,這條生產現(xiàn)應用了很多最新技術,包括數(shù)字化生產、生產管理流程,幫助客戶實現(xiàn)“多品種、小批量”,滿足客戶多變的需求,實現(xiàn)零切換等等。工業(yè)4.0在我們自己產品生產過程得到應用。
第二點, 產品研發(fā)過程中,怎么樣能互聯(lián)。工業(yè)4.0簡單來說,就是機械之間的互聯(lián)。如何互聯(lián)?離不開傳感器。傳感器是博世集團最拿手的一個產品。為什么這樣說?目前市場上每兩臺智能手機里面,就有一臺是使用博世傳感器。我們擁有傳感器的技術,可以搜集到很多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然后使用這些數(shù)據(jù)帶動產品的研發(fā)。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能搜集所有的數(shù)據(jù),然后進行分析,明確產品中的某個零部件是薄弱環(huán)節(jié),那么提升這個零部件的質量,對整個產品的生命力會延長不少。另外,某些零部件太貴,其實沒有必要。在搜集數(shù)據(jù)之后,我們可以減法,幫助客戶把成本降下來,最終目的是讓客戶能享受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博世力士樂中國董事總經理劉火偉先生
記者:與力士樂合作的工程機械企業(yè)近些年對技術的需求有哪些變化?呈現(xiàn)什么特點?
劉火偉:我們先回顧一下中國工程機械發(fā)展的歷史。過去20年,前10年來說,是爆發(fā)性的增長,也可以說是粗放性的增長。但是從2010年開始到2016年,市場產能過剩,技術沒有和全球看齊,我們粗放式的仿造、模仿,沒有自主研發(fā)的能力。簡單來說,我們能做到中國制造,但不能做中國創(chuàng)造,這是目前的情況。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談到了新常態(tài)。新常態(tài)很簡單,客戶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個性化帶來某一個生產方面的頭疼問題——多品種小批量,可能每天生產的內容都不一樣,沒有批量又無法控制成本。二是差異化,不同的主機廠生產同一類產品,沒有差異化。這個差異化不管你是服務差異化、質量差異化還是技術差異化,但如果沒有差異化就無法突圍而出,等于惡性循環(huán)。三是消費理念要改變。以前資金比較充裕,一個工程回款了,我可以用這些資金買新的設備。我不打算這些設備再用于第二個項目,基本上這個項目投完,我把它扔掉也可以,反正我的成本大家已經在事前就算進去了。但是現(xiàn)在不允許你這樣做,你拿一個項目、兩個項目甚至三個項目、N個項目,但出現(xiàn)什么問題,你產品主機的可靠性、維修的時間、維護等等,有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現(xiàn)在主機廠有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目前來講,我們還有空間可以去改善。
基于這個市場變化,力士樂的布局從幾個方面來講:
1、市場競爭激烈,必須要生產一些中端產品,性價比要好。需要注意,中端產品沒有犧牲質量,質量是同等的,性價比不一樣。有可能有些產品,在國外使用壽命是25到30年,在中國可能不需要,也許15到20年就可以了。但不代表這15年到20年產品的質量有問題,質量是必須要保證的。
2、互聯(lián)技術。剛才說到很重要的是維護、保養(yǎng),訴求越來越高了。我們怎樣通過自身的技術、工業(yè)4.0,互聯(lián)工業(yè)。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做一些維護性、預防性的保護。提升第二代產品的質量、可靠性,這些是從技術方面出發(fā)的。
3、剛才說到市場變化,波動很大。以前波動很小,3-4年可能高峰和低谷間相差20%-30%。現(xiàn)在波動大,可能幾個月一個高峰來了,一個低潮過去了。也可能高峰和低潮相差不止30%,相差1倍都有可能。個人覺得各種預測、各種行業(yè)報表,基本上不準,沒有辦法猜得準。唯一的辦法,提升自身競爭力。遇到波動的過程中,我們是否可以實現(xiàn)生產不同產品間的零切換。剛才談到了工業(yè)4.0的技術,我們可以通過增強現(xiàn)實、工業(yè)互聯(lián)等等技術,把保工和零切換結合起來。
4、這點更重要,中國和國外對技術要求的方向是一樣的,但是走出去的步伐不一致,往往要比人家走得慢一點,不是一步到位,可能要分幾步走。但今天來說,還是小步快走。小步快走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知道,哪一步先走?哪一步后走?這方面,我們必須要與主機廠緊密合作。發(fā)現(xiàn)不同的戰(zhàn)略性合作伙伴,了解市場需求,往往走到人家前一步。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在中國已經做了40周年。我們在整個行業(yè)里面,與主機廠的合作,都是戰(zhàn)略性的合作關系。這也是力士樂最大的優(yōu)勢之一。
記者:能夠透露一下博世力士樂的三季度以來的銷售情況和利潤情況嗎?
劉火偉:大家知道工程機械行業(yè),去年有一個比較爆發(fā)性的增長,去年的增長速度沒有一個預測是準確。今年上半年,延續(xù)了去年的增長勢頭,但是很明顯,增長的速度也放緩了。在上半年過去之后,從第三季度開始,增速陸陸續(xù)續(xù)下降。比如大家知道某一些行業(yè),在路機方面,和去年同期對比是負增長。不同的行業(yè)有不同的發(fā)展趨勢,有些還在持續(xù)高速增長,有些比較平和,有些已經出現(xiàn)了負增長。目前的發(fā)展情況,我個人看不出來它接下來會是怎樣的發(fā)展趨勢。但是有一點,市場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不會延續(xù)以前的“斷崖式”(下滑)情況,但也不會連續(xù)幾年高速增長。它的波動會很頻繁,波動的幅度非常高。簡單來說,包括我們公司也一樣,整個行業(yè)會延續(xù)去年的增長速度,三季度開始有點放緩。接下來未知因素非常多,有外來的,也有內在的。內在的,中國國家政策對基建的投資,對“一帶一路”推廣的持續(xù)性,還有3P項目等等。力度是否會加強?這是內部內需的因素。外部來說,大家也知道,中美貿易戰(zhàn)。貿易戰(zhàn)其實沒有造成實際性太大的影響,但是影響消費者和投資方的心態(tài)。其實國內工程機械對美國的出口量比重不大,但是投資環(huán)境的情緒影響比較大。所以很難說是今年明年的市場發(fā)展趨勢,今年上半年延續(xù)了去年的趨勢,但下半年第三季度有增長,第四季度看起來,不同行業(yè),個別行業(yè)有發(fā)展。明年未知因素太多,有內部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
敬請關注 《工程機械與維修》&《今日工程機械》 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工程機械與維修》與《今日工程機械》官方微信